思政课教师联合时习社举行第1期党史学习教育读书班暨理论研讨会

发布时间:2021-04-28来源:上电新闻浏览次数:42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加强青年大学生党史学生教育,马院组织思政课教师与大学生理论社团时习社的青年学生骨干联合举办党史学习教育读书班,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



2021年4月21日第1期读书班在马院会议室举行,研读篇章为《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第1期读书班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工党支部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承办,支部书记苏波主持、领读并解读,其他思政课党员教师和时习社同学参与讨论。苏波老师从井冈山精神的深刻内涵、历史地位及时代价值三方面对习近平总书记的井冈山精神论述进行了分析,指出弘扬井冈山精神,要始终坚持人民立场,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井冈山精神的重要论述,是我们理解认识井冈山精神深刻内涵的根本指导。

焦连志老师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是井冈山精神的灵魂。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上井冈山是在秋收起义部队攻打长沙受挫后作出的决定。朱德、陈毅也是在南昌起义失败后,转战千里,历尽艰险才走上井冈山会师的。他们的部队都曾经处境危险、减员严重、思想混乱、没有给养、伤病残增多,队伍一度几乎散架。然而,他们不仅坚持了下来,而且不断发展壮大。他们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革命必然胜利的坚定信念。

赵静涛老师认为井冈山精神是探寻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过程中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在中国这样有着特殊历史条件的国家,要走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才能取得成功?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难题。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井冈山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他们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立足井冈山斗争的实际,创造性地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成为复兴中国革命的伟大旗帜。

张弛老师结合她所上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讲课感受以及与学生的互动感受谈了感想,她认为井冈山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典之作的思想结晶。马克思主义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唯一正确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它为人们揭示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然而,诞生于19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并没有为各个时代各个国家的工人阶级和先进政党提供革命斗争的现成答案。各国的革命者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在本国发挥历史作用。

孙其宝老师讲到,一提到井冈山精神,就不得不想到红船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结合这些红色精神的谱系,同学们能更好地理解为什么当时马克思主义是以这样的形式被运用于中国革命。

柴巧燕老师认为弘扬井冈山精神,坚定道路自信。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一直在寻找中华民族复兴的道路。在各种社会思潮和主义的影响下,农民起义、君主立宪、资产阶级共和制、多党制、议会制、总统制等都在中国试过,但都不能解决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最终,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开辟了适合中国国情的井冈山道路。

陈宝云老师指出井冈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中国共产党是在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社会危机空前深重的背景下创建的。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革命精神,既有独立的形态,又有互通的渊源关系。井冈山道路的开辟,标志着中国革命走上了崭新的道路,井冈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中的重要一环。

时习社理论骨干肖潇表示:自觉学习和继承井冈山精神,是党的指示,人民的呼唤,更是新时代的客观要求。经历时代和历史检验的精神真的是永恒的,伟大的。

时习社理论骨干沈翊洲说出了自己的体会:“我们青年人所处的时代,物质丰富,条件优越,很难体会那时候吃野菜,住茅屋的苦涩,但我们不能因此就忘记了革命精神。不论工作还是学习,我们要有艰苦奋斗,克服险阻,不断提高的理想和担当。

时习社理论骨干尹际认为:井冈山精神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理解:指引方向和决胜技巧。指引方向就是坚定执着追求理想;决胜技巧就是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作为新时代中国青年的我们应坚持“当代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时弘扬井冈山精神等红色精神。

本次读书班持续了一个半小时,内容充实,老师和社员们都通过交流获得了新的启发。思政课党员教师和学生理论骨干的近距离面对面研讨交流创新了党史学习教育的形式,力争在讲党史、学党史、懂党史、用党史上做好示范,把学习成果转化为促进工作的新动能,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工党支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 供稿